长江有色金属网 > 资讯首页 > 评论分析 > 多晶硅期市寒意逼人,主力合约击穿39505元/吨关口

多晶硅期市寒意逼人,主力合约击穿39505元/吨关口

   来源:

4月16日,多晶硅期货市场寒意逼人。主力2506合约低开低走,盘中击穿39505元/吨关口,截至09:50已下挫2.59%至3640元/吨,远月合约更是集体承压下探至39000元/吨附近。这轮跌势不仅折射出终端需求的快速降温,更暴露出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层矛盾。

会员升级 会员权限:查看全网产业数据、市场分析、调研信息 服务期限:自购买日起1年(数据类产品不支持退货退款。)
价格:¥ 元/年
-
+
支付方式:
注:支付过程中浏览器会有几次跳转,支付完成之前请勿关闭浏览器,否则可能造成支付失败
确认订单

4月16日,多晶硅期货市场寒意逼人。主力2506合约低开低走,盘中击穿39505元/吨关口,截至09:50已下挫2.59%至3640元/吨,远月合约更是集体承压下探至39000元/吨附近。这轮跌势不仅折射出终端需求的快速降温,更暴露出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层矛盾。

抢装潮退潮后的需求真空

中国电建51GW组件集采的突然终止,成为市场情绪的转折点。这场曾如火如荼的抢装盛宴,终因下游电站消纳能力不足画上休止符。国信期货分析师李祥英指出,组件价格已出现雪崩式下跌,而前期囤积的电池片库存开始反噬市场。"下游企业对下半年需求预期悲观,多晶硅采购仅维持刚需,签单意愿低迷直接导致硅料库存去化停滞。"这一观察直指行业痛点——当终端装机需求被透支后,中游制造环节的库存压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
成本坍塌与供给过剩的共振

西南丰水季的电价红利,本应是多晶硅企业的救命稻草,却意外成为压垮价格的"最后一根稻草"。随着电价下调及工业硅原料成本回落,多晶硅生产成本中枢下移约15%。李祥英警告:"西南工厂复产预期叠加需求萎缩,将加剧供需失衡。"4月产量预计环比增加10万吨,而下游需求较3月萎缩超20%,这种反向剪刀差正在制造危险的库存漩涡。百川盈孚数据显示,当前多晶硅工厂库存高达26.3万吨,创近年同期峰值,去库存周期被拉长至18个月。

价格螺旋式下跌的自我强化

"现货市场已陷入僵持状态,上下游持货规模均处高位。"中信建投分析师王彦青的研判揭示了价格机制的恶性循环:下游观望导致签单停滞,上游为回笼资金被迫降价,而价格越跌越加剧买方的"抄底"等待心理。这种博弈正在形成自我强化的下跌闭环。更危险的是,抢装潮透支的不仅是当前需求,更是未来半年的装机空间,这意味着价格下跌将失去传统旺季的托底效应。

产业突围的破局之道

在需求萎缩与成本坍塌的双重夹击下,多晶硅行业正面临战略转折点。短期看,企业需通过工艺改进、能耗优化对冲价格下行风险;中期需加快N型硅料技术迭代,提升产品溢价能力;长期则需探索光伏+储能、绿氢制备等新兴市场。政策层面,建议通过出口退税、产能置换等手段引导过剩产能有序退出,避免价格战引发系统性风险。

当市场尘埃落定,本轮多晶硅价格暴跌或将成为行业洗牌的催化剂。唯有那些能穿越周期的企业,方能在光伏平价时代书写新的产业传奇。
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

多晶硅

有色云app(ios)
有色云app(安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