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,全球钛材龙头宝钛股份(600456.SH)宣布投资近30亿元建设三大项目,剑指高端钛材与循环经济两大战略高地。这一布局直指行业痛点:
突破深海装备技术壁垒:新增20吨级真空自耗电弧炉(VAR)和10吨级电子束冷床炉(EB炉),目标年产4万吨大规格钛锭,填补370mm×1600mm超宽钛板需求缺口,支撑300吨级深海空间站建设(单项目需钛材2200吨);
抢占宇航级市场:新增7000吨/年智能锻造产能,配套3D打印钛粉产线,覆盖航空发动机叶片、氢能双极板等高端领域;
绿色循环革命:钛屑回收利用率提升至92%,吨钛材能耗下降0.9%,预计2026年节约成本超3亿元。
这一投资印证行业趋势:全球钛材竞争正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高端化+低碳化”双引擎驱动,而宝钛“十五五”营收200亿目标的实现路径已清晰。
一、供需格局巨变:钛矿争夺战与结构性分化
1. 资源端博弈升级
攀枝花46%钛精矿价格跌至2180元/吨,乌克兰断供叠加缅甸限产导致全球月度缺口超5万吨;
循环经济成破局关键:宝钛通过EB炉技术将残料回收成本降低15%,钛锭生产成本下降0.9%。
2. 需求端冰火两重天
高端领域爆发:航空航天用钛量年增12%,苹果供应链带动消费电子用钛量新增0.65万吨;
传统市场萎缩:钛白粉内销价跌破1.8万元/吨,龙佰集团等厂商被迫终止扩建项目转向东南亚。
二、技术护城河:从熔铸到近净成形的全链突破
熔铸工艺革新:VAR+EB双炉技术攻克钛合金成分偏析难题,TC4铸锭良品率提升至95%;
智能锻造突破:63MN快锻机+精锻工艺使航空锻件加工火次减少40%,成本下降18%;
近净成形落地:精密铸造产线实现航空涡轮叶片批量化生产,加工余量从30%压缩至5%。
三、资本市场映射:高端制造龙头成避险高地
4月15日钛板块微跌0.86%,但结构性机会凸显:
宝钛股份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1.4亿元,军工订单占比超80%,深海装备业务预研项目占比提升至4%;
宝色股份逆势上涨0.84%,中标沙特2.6亿核电钛焊管项目,深海装备订单同比激增1055%;
传统化工股龙佰集团下跌0.72%,钛白粉出口受阻拖累估值。
四、未来十年赛道:深海经济与国产替代双主线
深海装备:300吨级空间站耐压舱技术突破,潜在市场规模超500亿;
国产替代:军用钛合金自主化率突破85%,40余个装备型号实现自主配套;
政策红利:欧盟拟加征钛白粉关税至35%,倒逼高端钛材出口占比提升至40%。
【文中数据来源网络,观点仅供参考,不做投资依据!】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