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有色金属网 > 资讯首页 > 行业要闻 > 有色金属如何“活化”电子皮肤!附产业链公司

有色金属如何“活化”电子皮肤!附产业链公司

   来源:

据高工机器人预测,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突破60万台,仅灵巧手需求就达120万只——每只手搭载的电子皮肤价值约5000元,这意味着单此一项便能催生60亿市场。

会员升级 会员权限:查看全网产业数据、市场分析、调研信息 服务期限:自购买日起1年(数据类产品不支持退货退款。)
价格:¥ 元/年
-
+
支付方式:
注:支付过程中浏览器会有几次跳转,支付完成之前请勿关闭浏览器,否则可能造成支付失败
确认订单

在2024年拉斯维加斯的CES展会上,擎天柱机器人灵巧手轻轻捏起一枚生鸡蛋,从左手换至右手,又稳稳提起一袋10公斤大米,还能给现场群众打西瓜汁。这场科技背后,不仅是柔性材料与算法的胜利,更藏着有色金属的“低调革命”——从银纳米线到线圈,这些金属元素正悄然赋予机器“活人感”。

电子皮肤的柔软外表常让人误以为它是纯粹的“塑料科技”,实则暗藏玄机。以武汉华威科的触觉系统为例,其指甲盖大小的黑色皮肤上密布105个感应点,秘密就藏在材料复合中——碳纳米管基底中掺杂的银纳米颗粒,让传感器既能弯曲如纸,又能精准感知1克羽毛的重量。这种“刚柔并济”的特性,正是金属与有机材料的完美结合。

而东莞墨现科技的电子皮肤更将金属应用推向极致。其0.2毫米厚度的硅胶表层下,藏着超过1000个铜箔电极构成的压阻网络。当机器人抓握物体时,铜电极的微小形变引发电阻变化,瞬间将压力信号转化为数据流,仿佛给机械手指装上了“金属神经”。就连看似普通的关节贴合,也离不开铝合金骨架的轻量化支撑——这种有色金属以比钢铁轻60%的重量,扛起了灵巧手高速运动的机械负荷。

触觉感知的核心战场则在传感器。汉威科技(300007.SZ)的柔性压力传感器采用银浆印刷电路,厚度仅0.3毫米却能承受百万次弯折,其秘密在于银的高导电性与PDMS基底的弹性结合,让传感器在拉伸30%时仍保持信号稳定。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则玩起“金属混搭”——压阻层用银纳米线捕捉细微压力,电容层靠铜电极阵列定位接触点,双模传感如同给机械手装上“金属复眼”。

华中科大的玩法也颇为新颖:他们将钕铁硼磁粉嵌入柔性薄膜,当手指触碰物体时,磁场变化被霍尔传感器捕获,瞬间解析出三维受力,于是分清豆腐的嫩滑与砂纸的粗粝对机器人来说变得较为容易,甚至能隔着电子皮肤感知温度变化。

另一边,深圳松山湖的产线上,一场关于金属的“效率革命”正在上演。途见科技与兆威机电(003021.SZ)合作的灵巧手生产线,采用铜绕组微型电机——直径5毫米的空心杯电机,凭借铜的高导电性实现90%能量转化效率,让机械手指能以0.1秒速度完成抓取。而大湾区的超强供应链,让银浆印刷电路的成本降低40%,曾经贵族化的电子皮肤也能被普通机器人所享有。

这种精打细算的金属应用甚至催生新业态。某医疗机器人企业为降低铂金电极成本,转而采用银-石墨烯复合电极,在保持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将传感器单价压至百元级。市场数据显示,2025年电子皮肤用银量已占工业白银消费的3%,这个数字预计2030年将突破15%。

前沿实验室里,金属的角色正被重新定义。中科院团队尝试用液态镓铟合金替代传统导线,这种室温下流动的金属能在拉伸500%时不断裂,让电子皮肤真正实现“血管般”的自修复导电网络。而斯坦福大学的“金属皮肤”更颠覆认知——他们将金纳米颗粒与水凝胶结合,造出能随压力变色的电子皮肤,机械手抓握草莓时,皮肤会像人类害羞般泛起红晕。

据高工机器人预测,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突破60万台,仅灵巧手需求就达120万只——每只手搭载的电子皮肤价值约5000元,这意味着单此一项便能催生60亿市场。而电子皮肤的应用早已突破机械手边界:特斯拉Optimus全身覆盖的触觉网络,让单台机器人皮肤价值飙升至3万元;医疗领域的智能绷带、工业场景的防撞涂层,更将市场容量推向千亿级。
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

铝合金银铜

有色云app(ios)
有色云app(安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