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有色金属网 > 资讯首页 > 国内财经 > 首发!锂源科技发布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526

首发!锂源科技发布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526

   来源:

若S526全面替代传统工艺,仅能耗降低一项即可减少百万吨级碳排放。

会员升级 会员权限:查看全网产业数据、市场分析、调研信息 服务期限:自购买日起1年(数据类产品不支持退货退款。)
价格:¥ 元/年
-
+
支付方式:
注:支付过程中浏览器会有几次跳转,支付完成之前请勿关闭浏览器,否则可能造成支付失败
确认订单

3月21日,全球新能源行业的目光聚焦于中国——锂源科技在龙蟠科技新技术发布会上,正式推出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526。这款产品不仅是技术上的颠覆性突破,更被业内视为加速新能源产业迈向“高能低价”时代的核心驱动力。

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依赖复杂的二次烧结工艺,需多次高温处理,导致能耗高、周期长、成本难以压缩。而S526采用的“一次烧结”技术,通过精准控温将多段流程简化为一步成型,既保留了材料的高压实密度(2.62g/cm³),又使能耗和生产周期大幅降低。这一革新直接解决了行业痛点:过去高性能材料往往伴随高昂成本,如今锂源科技用“减法”实现了性能与经济的双赢。

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S526的2.62g/cm³压实密度意味着更小体积的电池能存储更多电能。以电动车为例,搭载S526的电池组续航有望提升10%-15%,而体积和重量可能进一步缩减。更关键的是,生产成本降低将直接传导至终端市场,未来高性能新能源车或储能设备的价格门槛有望下降。锂源科技研发负责人透露,该技术已通过多轮量产验证,确保性能稳定输出,这意味着消费者无需为“尝鲜”承担品质风险。

锂源科技并非首次引领行业。早在2024年,其四代高压密产品S501和磷酸锰铁锂材料已凭借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成为市场标杆,并助力公司斩获“正极材料优质生产企业”称号。此次S526的发布,进一步巩固了其技术护城河。作为江苏省独角兽企业,锂源科技通过全球化布局(印尼基地+六大国内生产基地)和资本合作(宁德时代、上汽集团等战略投资),将中国创新转化为全球供应链优势。这种“技术+制造+生态”的三维攻势,正在重构全球锂电池产业的价值链。

当前全球锂电池产能正向TWh时代冲刺,但材料端的能耗与成本制约了规模化落地。锂源科技的突破恰逢其时——若S526全面替代传统工艺,仅能耗降低一项即可减少百万吨级碳排放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低成本高性能材料的普及将加速燃油车替代和可再生能源储能应用,推动交通与能源两大领域的协同脱碳。正如发布会所言,这场“材料革命”不仅是技术迭代,更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命题的中国式应答!
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

磷酸铁锂

有色云app(ios)
有色云app(安卓)